柳宗元静夜难眠时,写下一首小诗,意境清幽,写尽了人生寂寞

发布日期:2024-09-09 12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24

柳宗元到永州后,寄居在潇水东岸的龙兴寺西厢房中。

他在西墙上加开了轩窗,可以从中眺望远处的西山、湘江景致,以抒泄胸中的郁闷。

遭贬居永州之后,他忧心忡忡,常常夜不能寐,下面这首诗就是这种心境的反映。

《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》

柳宗元〔唐代〕

觉闻繁露坠,开户临西园。

寒月上东岭,泠泠疏竹根。

石泉远逾响,山鸟时一喧。

倚楹遂至旦,寂寞将何言。

这首诗的大意是:

夜半醒来听到了浓重的露珠滴落声,打开门来面对愚溪西边依稀的菜园。

一轮清冷的月亮正在东边的岭上升起,清越的声音是水流冲刷着稀疏的竹根。

泉水从岩石上飞泻而下越远越觉响亮,山中的鸟儿不时地叫一声实在惊人心魂。

我斜靠在房柱上一直等到天亮,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。

这首诗借描写夜间各种细微的音响来衬托居处环境的寂寞空旷,并以此反衬作者的悒郁心境。

首联点出题目中的“中夜起望”来,并以此入题。浓重的露水在夜间轻轻地降落,它在无声地滋润着大地、禾苗、花草树木,因其无声无息,

诗人又在室内,故用 “觉闻”二字,好象是凭着自己的感觉,才感知繁露在轻轻坠落,这时诗人中夜而起,打开西厢的轩窗,眺望西园的夜景。

颈联写西园的夜景。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,清凉月色,照射疏竹,仿佛听到一泓流水穿过竹根,发出泠泠的声响。

“泠泠”两字用得极妙。露重月光寒,夜已深沉,潇潇疏竹,泠泠水声,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,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。

颔联写在这极为静谧的中夜,再侧耳细听,听得远处传来从石上流出的泉水声,似乎这泉声愈远而愈响,山上的鸟儿有时打破岑寂,偶尔鸣叫一声。

“逾”字,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。山鸟时而一鸣,固然也反衬出夜的静谧,同时也表明月色的皎洁,竟使山鸟误以为天明而鸣叫。“泉响”,“鸟喧”采用可通感的手法,从听觉角度来表达。

尾联写诗人倚廊柱眺望夜景,从半夜直到天明,这种寂寞之情真是莫可言说,从结句的感慨中可以看出诗人被贬后的郁闷,他的寄情山水,他的“中夜起望西园”,正是为了排遣这种苦闷。

“寂寞”两字透出了心迹,他感到自己复杂的情怀无法用言语来表达。

这首诗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,来进行描写,以有声写无声,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,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。

整首诗即事成咏、随景寓情。从表面看来,似有自得之趣,而实际上却寄寓着非常复杂幽微的情怀,终难超脱。